“贵州文化在黔北,黔北文化在沙滩”,这种说法主要来源于贵州历史上的郑珍、莫友芝、黎庶昌等三位赫赫有名的代表人物。为了进一步发掘贵州历史人物的精神高度,让沙滩文化得以传承和发扬光大,9月16日,采风活动启动仪式在黎庶昌故居举行后,黔渝两地20名作家走进沙滩,在这里深入走访,通过召开座谈会畅所欲言各自的感受和心得。 启动仪式现场 沙滩位于贵州遵义东北部乐安江畔,早在宋、元时期就形成了一定影响。最早的沙滩是播州杨氏领主(土司)杨应龙弟杨兆龙的庄园,称为官庄。黎氏一族祖先黎朝邦《官庄记》里有记载。黎氏原籍四川广安,堪称“诗礼传家 ”望族,改土归流后,其中一小支迁往沙滩占籍承袭,世代在此生息繁衍,以耕读为业,已近400年。 作家们在黎庶昌故居参观 明末至清末,这里出了数十名举人进士,到清代嘉道咸同之际,涌现了以郑子尹、莫友芝、黎庶昌为代表的数十名文人学者,泽润黔北,角逐中原,会盟吴楚,名噪中华,其著述达221种,2000余万言,内容涉及经史、诗文、音韵、地理、训诂、版本目录、科技、金石、书画等10多个领域,多方面的文化学术成就达到全国一流水平;郑子尹、莫友芝、黎庶昌在《辞海》均有条目,在《中国文学家大辞典》《中国古典文学辞曲》《中国文学史》《中国文学发展史》《清代艺术概论》等众多国家级工具书上,亦有沙滩文化和沙滩文人成就的记载,《清史稿》有6人入传,《大英百科全书》亦有沙滩学者条目。 作家们在黎氏老屋前合影 在沙滩村庄走访 参观禹门寺 走访乐安江 沙滩文化成就曾名噪华夏文坛,蜚声海外。曾国藩、梁启超、张之洞、张裕钊、吴汝纶、翁同和、赵香宋以及当代名家胡先骕、章士钊、缪钺、王驾吾、钱穆、钱仲联、钱钟书、白敦仁等诸多名家都对沙滩文化作过高度评价。在建立文化自信的大背景下,作为遵义乃至贵州的文化瑰宝,“沙滩文化”亟需提升知名度和影响力,走出书斋,走向大众,走出遵义,走出贵州。为此,遵义新蒲新区管委会与贵州省作家协会举行了“我与沙滩•壮丽七十年奋斗新时代”主题采风活动。
在黎庶昌故居藏书楼参观 16日一整天,作家们走访了黎庶昌故居、禹门寺,与乐安江零距离接触,深入了解河流与历史变迁的社会轨迹,并走上山坡拜谒郑珍、莫友芝墓碑,在沙滩黎氏老乡家吃饭、交流、品大岭归云茶、听老人唱山歌、现场题写书法作品等。 作家们边品茗边听黎氏后人讲述沙滩历史 黎氏后人为作家们唱诗 当地老人唱山歌 肖江虹题字 金铃子题字 阳正午题字 17日上午召开的座谈会,邀请了黎氏后人、文学评论家、遵义师范学院中文系教授黎铎先生主讲沙滩历史起源与“郑莫黎”三位重要文化人物之间的关系。座谈会上,作家们畅所欲言,对沙滩文化的继承和发展提出了各自的观点和见解。 座谈会现场 采风作家团由贵州省文联党组成员、副主席肖江虹带队,参加采风的有冉正万、喻子涵、金铃子、吴佳骏、梅依然、孟学祥、徐必常、秦岭等20名黔渝两地知名作家。作家们表示,采风活动结束后,将根据自己的体会创作出一篇好散文(随笔),汇编入“我与沙滩·壮丽七十年奋斗新时代”主题征文获奖作品集。 |